照片來源:by TEBOGO LETSIE, "Flames of hate engulf Durban", The Times(http://www.timeslive.co.za/) |
兩週前的星期二,許多生活在南非的「外國人」都收到一條WhatsApp訊息警告「明天我們將殺死每一個外國人」 ,自此連續10多天的「抗議外國人行動」從德班開始蔓延到彼得馬里茨堡及約翰尼斯堡。南非媒體報導起因是祖魯王茲韋利蒂尼(King Goodwill Zwelithini)的一段話「所有外國人都應該收拾行李回家」 而引起的「排外(xenophobia)」行動。南非人權委員會(SAHRC)已經針對祖魯王的發言內容展開調查 ,南非憲法保障言論自由,但不保護仇恨性言論(Hate speech),並保障所有外國人在南非的人權,不論其合法或非法居留 。不過,祖魯王的一段發言,真的能引起這麼大的攻擊行動?有人說「人們只是抓住機會做了想做的事」 。
誰搶了誰的工作?
「排外」者認為,年輕人失業率嚴重的原因是被鄰近國家的「外國人」以廉價工資搶走他們的工作機會,同時他們也帶來疾病和犯罪。但也有人認為是南非人自己懶惰,不願意工作,只想等著領補助。有研究根據南非統計局2012年的數據指出在南非工作的外國移民(international migrants)僅有4%,並且在正式工作(informal sector)中的比率非常低,因此認為「工作被外國人偷走」的說法,其實是誤解 。然而,從該篇研究亦可得知,外國移民在南非的失業率低於南非本國人,其在南非的工作約有33%是從事非正式工作(informal sector) 。此類工作的特性是,進入場域的門檻較低,立即的現金收入、未申報就業及所得,也不受勞動等法規保障、無法取得正式契約、勞資關係較不穩定,被認為是當地人不願意做的工作。在如此的條件下,要如何推知外國移民實際人數及比率?及南非人「不願意做」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都令人質疑。
外國移民離鄉背井要很快進入工作市場,最可能的選擇是「非正式工作」,也具有更強烈的工作意願(是那種即使可能被剝削也會做的「意願」)。因而相較於聘僱南非本國人要支付較高薪水、又不能隨意解僱,而且有罷工權利 ,形成了企業、雇主為了經濟利益選擇以外國人取代本國員工,不但是本次排外的導火線之一,也促使薪資水準降低、工作者權利不被重視等惡性循環。當人民應有的工作條件被破壞,原有的權利被犧牲,政府及社會看重經濟及企業利益大於人民時,人們為了生存,剩下的選擇似乎不多。
排外的複雜情緒
人們使用石頭、木棍、火炬隨機攻擊,用槍者則以處決方式來殺人,甚至網路影片流傳著,有將兩個外國人背對背綑綁後,再以輪胎套住,然後放火燃燒其中一人。這一切不禁讓人感到「熟悉」,似乎是在種族隔離時期,白人對待黑人的種種方式之一。一則報導轉述「他們把我們當成動物,認為我們都該被撲殺」 。此外,也有南非印度人被襲擊驅離「我和我的父母在南非出生,但他們認為我們是狗,我在他們眼睛看到了仇恨,他們真的不希望我們存在這裡,我在自己的國家土地上,被認為是外國人。 」也令人疑惑的是,遭受攻擊的多是辛巴威、索馬利亞、剛果、莫三比克、奈及利亞、馬拉維、衣索匹亞等國黑人。未有白人受到攻擊,而中國人則多是商店被搶,較少受到對人的襲擊。南非當地華文媒體轉報導了一則網路文章「為什麼還沒有人碰中國人?」 網友猜測可能只是還沒「輪到」。
有評論認為在南非「外國人/老外(foreigners) 」一詞較有輕蔑的意味,通常是指來自非洲和亞洲國家的人;而來自美洲及歐洲的白人,則較常被認為是「遊客(tourists)」或被稱為「外國僑民(expats) 」。緣由來自種族隔離政策「導致黑人自我仇恨 」、厭惡與自己相同膚色的人。因此或許,南非黑人的排外行動並不是真正的「排外(xenophobia)」,而是「排黑(Afrophobia)」。「Afro」在牛津學習者字典裡的解釋,是1970年代黑人流行的一種髮型,自然捲曲的短髮緊密環繞全頭,就像麥可傑克森小時候在「傑克森兄弟」時期的造型。如今Afro亦指「非洲的」、「非裔」,Afro soul food即意為以非洲傳統方式烹調的食物。因此Afrophobia可理解為「排外國黑人(非南非黑人)」的思想、情緒、行動等。也就是說,若xenophobia被翻譯為「仇外、恐外」,那Afrophobia也可被理解為「仇黑、恐黑」。這似乎可以解釋「當非南非黑人被襲擊和毆打的同時,餐廳裡仍沸騰客滿著白人」的現象。一個11歲的辛巴威女孩擔心的說,這個世界可能不會在意我們,因為我們不是查理週刊、不是美國人、不是歐洲人,也不是中國人 。
暴力背後的真實
當然,暴力行為無論如何都不能被允許,沒有人應該被如此對待。但歷史遺留禍害、社會結構不平等、經濟權利被破壞的交錯糾纏,排外暴力成了最壞的出口和結果 。自2008年約翰尼斯堡周邊城市大規模的排外事件至今再度發生,顯示深層的衝突與矛盾持續未曾停止,可預見的是這個暴力不會被鎮壓而消失。反對暴力、擔心經濟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做的,是挖尋暴行中的核心問題,檢視現有的制度,是否真的適合南非或非洲? 或許,南非需要使用更Afro的方式來對話,而不只是在記者會呼籲非暴力,需要更具有Afro的生活文化,而不只是學習拿刀叉吃漢堡,需要建立有Afro精神的經濟體制,而不只是靠著幾個擠破頭的工作機會,需要尋找Afro靈魂的律法信念,讓所有生活非洲土地上的人民,都能擁有自己的幸福和尊嚴。
誰搶了誰的工作?
「排外」者認為,年輕人失業率嚴重的原因是被鄰近國家的「外國人」以廉價工資搶走他們的工作機會,同時他們也帶來疾病和犯罪。但也有人認為是南非人自己懶惰,不願意工作,只想等著領補助。有研究根據南非統計局2012年的數據指出在南非工作的外國移民(international migrants)僅有4%,並且在正式工作(informal sector)中的比率非常低,因此認為「工作被外國人偷走」的說法,其實是誤解 。然而,從該篇研究亦可得知,外國移民在南非的失業率低於南非本國人,其在南非的工作約有33%是從事非正式工作(informal sector) 。此類工作的特性是,進入場域的門檻較低,立即的現金收入、未申報就業及所得,也不受勞動等法規保障、無法取得正式契約、勞資關係較不穩定,被認為是當地人不願意做的工作。在如此的條件下,要如何推知外國移民實際人數及比率?及南非人「不願意做」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都令人質疑。
外國移民離鄉背井要很快進入工作市場,最可能的選擇是「非正式工作」,也具有更強烈的工作意願(是那種即使可能被剝削也會做的「意願」)。因而相較於聘僱南非本國人要支付較高薪水、又不能隨意解僱,而且有罷工權利 ,形成了企業、雇主為了經濟利益選擇以外國人取代本國員工,不但是本次排外的導火線之一,也促使薪資水準降低、工作者權利不被重視等惡性循環。當人民應有的工作條件被破壞,原有的權利被犧牲,政府及社會看重經濟及企業利益大於人民時,人們為了生存,剩下的選擇似乎不多。
排外的複雜情緒
人們使用石頭、木棍、火炬隨機攻擊,用槍者則以處決方式來殺人,甚至網路影片流傳著,有將兩個外國人背對背綑綁後,再以輪胎套住,然後放火燃燒其中一人。這一切不禁讓人感到「熟悉」,似乎是在種族隔離時期,白人對待黑人的種種方式之一。一則報導轉述「他們把我們當成動物,認為我們都該被撲殺」 。此外,也有南非印度人被襲擊驅離「我和我的父母在南非出生,但他們認為我們是狗,我在他們眼睛看到了仇恨,他們真的不希望我們存在這裡,我在自己的國家土地上,被認為是外國人。 」也令人疑惑的是,遭受攻擊的多是辛巴威、索馬利亞、剛果、莫三比克、奈及利亞、馬拉維、衣索匹亞等國黑人。未有白人受到攻擊,而中國人則多是商店被搶,較少受到對人的襲擊。南非當地華文媒體轉報導了一則網路文章「為什麼還沒有人碰中國人?」 網友猜測可能只是還沒「輪到」。
有評論認為在南非「外國人/老外(foreigners) 」一詞較有輕蔑的意味,通常是指來自非洲和亞洲國家的人;而來自美洲及歐洲的白人,則較常被認為是「遊客(tourists)」或被稱為「外國僑民(expats) 」。緣由來自種族隔離政策「導致黑人自我仇恨 」、厭惡與自己相同膚色的人。因此或許,南非黑人的排外行動並不是真正的「排外(xenophobia)」,而是「排黑(Afrophobia)」。「Afro」在牛津學習者字典裡的解釋,是1970年代黑人流行的一種髮型,自然捲曲的短髮緊密環繞全頭,就像麥可傑克森小時候在「傑克森兄弟」時期的造型。如今Afro亦指「非洲的」、「非裔」,Afro soul food即意為以非洲傳統方式烹調的食物。因此Afrophobia可理解為「排外國黑人(非南非黑人)」的思想、情緒、行動等。也就是說,若xenophobia被翻譯為「仇外、恐外」,那Afrophobia也可被理解為「仇黑、恐黑」。這似乎可以解釋「當非南非黑人被襲擊和毆打的同時,餐廳裡仍沸騰客滿著白人」的現象。一個11歲的辛巴威女孩擔心的說,這個世界可能不會在意我們,因為我們不是查理週刊、不是美國人、不是歐洲人,也不是中國人 。
暴力背後的真實
當然,暴力行為無論如何都不能被允許,沒有人應該被如此對待。但歷史遺留禍害、社會結構不平等、經濟權利被破壞的交錯糾纏,排外暴力成了最壞的出口和結果 。自2008年約翰尼斯堡周邊城市大規模的排外事件至今再度發生,顯示深層的衝突與矛盾持續未曾停止,可預見的是這個暴力不會被鎮壓而消失。反對暴力、擔心經濟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做的,是挖尋暴行中的核心問題,檢視現有的制度,是否真的適合南非或非洲? 或許,南非需要使用更Afro的方式來對話,而不只是在記者會呼籲非暴力,需要更具有Afro的生活文化,而不只是學習拿刀叉吃漢堡,需要建立有Afro精神的經濟體制,而不只是靠著幾個擠破頭的工作機會,需要尋找Afro靈魂的律法信念,讓所有生活非洲土地上的人民,都能擁有自己的幸福和尊嚴。
Bravo! Very well written.
回覆刪除There won't be an easy answer to such a classical question involving economic benefits among various ethnical groups. On top of that, there i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o be added so as to complicate the issue even further. Regardless the slim light of finding a plausible answer, give a first kick to the problem is always the right thing to do.
Bravo, again.
UK